美丽黄石

创建时间:2024-09-13

  西塞山景区 

 西塞山为古樊楚三名山之一,位于黄石西塞山区河口镇道士洑村西侧,长江南岸。因过去古黄石城的主要区域位于现在的道士洑村,而山就在道士洑西侧,再加上整座山地形似关塞,故名西塞山。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有明确记载:“黄石山连经江侧,东山偏高,谓之西塞”,至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

西塞山海拔176.5米,形似巨鲸,突入江心,横断吴楚,素有“长江中下游门户”之称,为长江第一天然要塞。此处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最著名的古战场之一,自东汉以来,有100多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在这里。著名战事古代有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铁索沉江、刘裕攻恒元、萧道成战沈攸之等战役,一场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战争曾引得明代首辅张居正感慨道:“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近代又有武汉保卫战之西塞山抗日阻击战等,百场战役铸就了西塞山成为著名的怀古胜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来到这里游览吟咏,留下大量古诗词和摩崖石刻。

诗词方面有唐代韦应物的《西塞山》:“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形象地描绘了西塞山的险要。著名“诗豪”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则发出“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感慨,是中国怀古诗的代表作,入选《唐诗三百首》。而最著名的当属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他以清新亮丽的词风和白描艺术手法真实地展现了西塞山的诗情画意,是中国文人词的开端之作,传唱海内外。

摩崖石刻方面有明朝进士朱期昌手书每字见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个大字,还有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在1986年书写的每字见方5米的“西塞山”三个大字。这些诗词镌刻不仅反映了西塞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开发建设的西塞山景区占地面积约800亩,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西塞山牌坊、西塞残雪、古炮台、北望亭、报恩观、桃花古洞、元真子钓台、龙窟寺和摩崖石刻、奇石等。除了旖俪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历史古迹,西塞山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西塞神州会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的牡丹会、捞江会、放生节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鄂东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龙窟寺】西塞山历史上曾有“九庙一观”的说法,而龙窟寺为“九庙一观”唯一留存庙宇。寺庙始建于唐代为当地著名的净土宗寺庙原有建筑毁于战火,现存大雄宝殿为信众捐资在旧址上重建,为宋式建筑风格,整体恢弘大气,尽显庙宇庄严。

相传龙窟寺前曾植有一株明代牡丹花,高七尺有余,每当花开时节数百朵牡丹争芳斗艳,清香阵阵,吸引着远近各地的达官贵人、绅士名流、文人学子及众多游客纷纷前来赏花,形成了一年一度雅俗共赏的牡丹花会,以致花坛、寺庙的墙上和竹林、树木上留下了许多游客的题诗,见证着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盛况。

而这株远近闻名的牡丹背后还藏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明代时道士洑有一官宦人家,府中有一美丽善良的丫鬟名叫牡丹。自幼丧母的牡丹跟秀才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父亲在上京赶考的途中因感染风寒又无钱医治而客死他乡,牡丹因此沦落成了府中的丫鬟。

这一年有个上京赶考的秀才途径道士洑因错过渡船不得已找到牡丹所在的官宦人家请求借宿,势利眼的夫人见是个破衣烂衫的穷秀才便当即拒绝,旁边的牡丹因想到自己的父亲而动了恻隐之心,趁四下无人时溜出府,在一棵桂树下找到了无处可去的秀才,然后偷偷安排他住进了柴房。原本以为是住宿一晚的事情,谁知旅途劳顿的秀才躺下后就开始发起高烧来,这可急坏了牡丹,不仅掏出自己所有的体己钱寻医买药不说,还要苦心找机会去柴房照料秀才。

一段时间接触下来后秀才对温柔体贴的牡丹暗生情愫,但想到前途未知怕给不了牡丹好的未来而不敢表露心迹。而牡丹呢,虽同样对温文尔雅的秀才生出情意,但自惭于身份卑微也不敢吐露心声。直到秀才病愈离开时,两人心中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最后还是秀才郑重承诺道:“此番多蒙牡丹姑娘照料,他日榜上有名必报今日之恩!”而牡丹也只能洒泪挥别。

秀才离开没多久牡丹收留并照顾他的事不知怎么被夫人知道了,夫人大骂牡丹败坏门风,将其毒打一顿后就准备发卖出去了事。附近有一个一直垂涎牡丹美貌的富户听说后就找到夫人请求将其卖给自己做小妾,夫人当即答应下来。牡丹听说此事后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偷偷跑到了当初找到秀才的那棵桂树下,不堪受辱的她痛哭一番后一头撞死在了那棵桂树下,自此香消玉殒。

而那个受牡丹恩惠的穷秀才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春闱放榜时果然榜上有名,衣锦还乡路过道士洑时专程来找牡丹以兑现当初的承诺。得知牡丹受辱自尽后秀才手抚桂树失声痛哭,泪洒处浇开了一树粉红多瓣的牡丹花,含苞似羞美丽异常。秀才认为这是牡丹精魂所化,为表达悼念之情便将牡丹移植到了龙窟寺前,祈愿在佛光护佑下,牡丹在来世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1938年长江要塞西塞山成为武汉会战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侵华日军出动海陆空轮番轰炸,致使千年龙窟古寺和具有诗风词韵的竹木毁于战火。日军占领黄石后将龙窟寺前的这株牡丹连根挖走掠夺回日本。从此,传承数百年的龙窟寺牡丹花会不再,只留下龙窟寺牡丹花的历史记忆和民间传说。

【铁索横江】西晋益州刺史王濬奉命建造战船征伐东吴,吴军依仗长江天险,借用西塞山的地势,在江面上拉起条条铁链,在江中插上许多铁锥用以阻止敌人进犯王濬以大木筏移走江中的铁锥,又用火烧断铁锁链,吴军见之胆战心惊与晋军交战后很快溃不成军晋军则趁机直取金陵一统全国,就此结束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纷争局面完成了大一统。

【报恩观】报恩观位于西塞山东北侧,是南宋抗蒙名将和义郡王吕文德葬身之地,其子创观以报父恩,故名“报恩观”。原来的建筑已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新建,包括报恩堂、观景长廊两部分。

吕文德生于南宋末年,是一个平凡的樵夫参军后成了一个不起眼的低级军官,后被伯乐赵葵收入麾下,以抗击蒙古起家。他转战江淮、荆湖、四川各地前线达30多年,多次击退蒙军,取得骄人战绩,凭借军功被朝廷封为崇国公、卫国公,死后被追封“和义郡王”。吕文德发迹后,鉴于家乡饱受战火摧残,便举家迁西塞山麓之道士洑,死后也葬在了这里。

吕文德麾下有一支特别的军队,由吕文德一手建立,军中将士多半都是吕文德的同乡,出身底层,很多人以砍柴、卖炭为生,被百姓戏称为“黑炭军”。吕文德的亲人更是争相参军,他的许多堂兄弟都战死沙场,可谓是满门英烈,成为千载佳话。

原本吕文德可以像岳飞一样名垂青史的,但他却因贪财误国而晚节不保。吕文德每到一处就向当地官员索贿,为了敛财甚至克扣普通士兵粮饷,吕家一门因此富可敌国,当时百姓甚至将和著名的富翁石崇相提并论。久而久之吕文德贪财的习性被蒙古人知晓,狡诈的蒙古人开始对吕文德使用金钱攻势他们暗中给吕文德送来重金,提出想要在襄阳城外设置榷场,这是一种贸易集市,蒙古人是想打着建榷场的旗号修筑堡垒,阻隔南宋对襄阳的援军。

作为一个抗击蒙古多年的名将,吕文德本该一眼识破这其中的阴谋断然拒绝,但是当他看到蒙古送来的金银珠宝时犹豫了。侥幸心理让他情愿相信蒙古只是想要通商,于是亲自给朝廷上书,批示同意了蒙古建榷场的主意,蒙古人的阴谋因此而得逞。当亲信吕文焕报说蒙古已经在城外大肆修筑军寨吕文德才后悔不已,连声哀叹:“误国家者,我也!”后来襄阳失守,南宋军节节败退,最终导致了南宋灭亡。

报恩观旁的“西塞山”摩崖石刻,书家是明代进士蕲水人朱期昌,在万历癸丑年(1613)7月所书,阴刻,每字一米见方。在名山中摩崖石刻非一般人所为。作为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作品,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其文化人格要让世人眼睛一亮。朱期昌何能何德敢在断江雄塞、千古风流的西塞山上,在报国恩、谢父恩的报恩观旁,摩崖而为?

其实,朱期昌的确有过人之处。他的父亲朱袗,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曾带着他母亲滕夫人在云南任职。滕夫人不幸在隆庆庚午年(1570)卒于此地,年仅36岁。滕夫人立了遗嘱:叶落归根。为完成母亲遗命,万历癸巳(1593)年,他千里迢迢将母亲滕夫人迁葬回原籍蕲春县横车镇蒋家山。

400多年前,从云南到蕲春,搬运物体主要靠马背人驮、舟行竹撑,其跋山涉水之艰辛可想而知。可朱期昌陪同母亲尸骨,完成了常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壮举。此时的他,没有任何公干,不过是一介普通人士,这样行孝的方式和行动,在当时堪称绝无仅有。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时任太史的湖北京山人李维桢发现了这个典型,将此事记入史册。至此,谁也不能说朱期昌没有资格在西塞山上摩崖石刻了。

【桃花古洞】沿途石壁上有一处郑板桥书张志和《渔歌子》的扇面镌刻,书为乾年兄郑燮。”很多人会问,郑板桥到过西塞山?可以肯定地回答,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没有来过这里而是上世纪80年代《书法报》刊登了这幅作品,原作写在折扇上,藏在南京博物馆里我市园林部门修缮西塞山风景区时“巧借”它,篆刻在了这里。

桃花古洞位于西塞山西北侧临江的陡壁间,据说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经隐居的地方,洞口刻有竖排的“桃花古洞”四字,洞上方“西塞山”摩崖石刻。张志和官场失意再加上家里连遭变故,本就一心向道的他选择泛舟五湖、归隐山林,因被这里人杰地灵、钟流毓秀吸引而在此隐居了一段时间,民间因此流传有“张志和趣诗抵渡钱”的传说。

话说当年张志和隐居西塞山时,身边好友陆鸿渐患病求医,郎中说非蕲春绿毛龟作汤头治疗不可。于是张志和赶紧过江跑到江北茅山买了绿毛龟,返回时却遇到了刮风下雨,很多船家因此早早收船回家了。张志和找寻许久才看到一个披蓑戴笠正在船头垂钓的船家,他急匆匆登上渡船要求船老大赶紧启航回程,船老大见是张志和就想逗逗他,于是不慌不忙地说:“急么子,我还要等客哩。你要是嫌闷我给你唱首《渔歌子》解解闷吧。”不等张志和回答就打着节拍唱了起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听完就知道船老大认识他,便说:“我的好友陆君病了,现在急需我回去给他煎药治病。”船老大听后连忙开船,边忙活边说:“你的歌作的真好,能不能为我作一首?不过要以钓鱼为题,还要嵌上十个‘一’字。”张志和满口答应,望着江面稍加思索后吟道:“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丈长杆一钓钩。一拍一歌一笑叟,一身独占一江秋。”

船老大听了很高兴,品味片刻又打趣道:“一身独占一江秋,你是不是又‘不须归’了?”张志和举起绿毛龟说道:“这首诗是为你而作,所以这一江秋就归你一身独占了,你可以‘不须归’,而我却是‘必须归’呀!”船老大哈哈一笑道:“你一首好诗压歪了我的船,这船钱就算是付过了,以后坐船也不收你的钱。”

【元真子钓台】沿着桃花古洞前的台阶向下走一段路就是元真子钓台,为中国十大古钓台之一,山路较陡。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著有《玄真子》一书,故世人称其为“玄真子”或“元真子”,而这里就是因为张志和曾在此垂钓而得名。这里虽地势险峻,但因为是长江段激流回流交汇处,所以盛产鳜鱼、鲶鱼、鮰鱼等多种野生江鱼,适宜垂钓和网捕,直到现在仍有渔船在此捕鱼。于钓台处回首仰望古木野藤掩映着悬崖峭壁,俯瞰长江烟波浩渺帆鹭并飞,在此垂钓可谓是别有一番心境。

【西塞残雪】西塞残雪景点,跟杭州西湖断桥残雪不同,此雪不是自然界的雪,而是鸟类的羽毛和粪便。每年冬天至次年清明前夕,成千上万只鸬鹚等候鸟来到西塞山西北面峭壁上停歇,它们或竞翼高飞,或俯江逐浪,或水中列阵,或栖矶头。这些鸟的白色羽毛和粪便落在崖壁的灌木丛中,将原本绿色的灌木染成了白色,形成了如同琼枝玉树般的“雪景”,故名“西塞残雪”。

【北望亭】来到了山顶,映入眼帘的就是北望亭。北望亭位于西塞山矶头,相传为东吴孙策、孙权、周瑜阅兵处,在此可向北隔江观望东吴策湖水师、散花兵镇的操练,因此被命名“北望亭”此地为登高望远、咏史怀古最佳处,可一览楚江曲流与策湖静秀,目前该亭正在重建,将更名为“北望阁”。

【古炮台】从北望亭下来徒步几十个台阶,位于西塞山山顶的古炮台。西塞山易守难攻,为长江第一要塞,历来为兵家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古炮台正对长江上游,受山体阻挡,江面宽度由一千多米陡然变窄到五百米左右,形成缩口,此处设立炮台,扼守咽喉,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